7月29日,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消息,中美经贸谈判团队匆忙收场。本来安排4天的议程,结果不到2天就宣告结束。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?
美国财长贝森特在记者会上的表态,听起来像是在下最后通牒。他说得很"温和":谈判很有建设性。但话锋一转,直接甩出了杀手锏——8月12日是个关键时间点,到时候是延长贸易休战,还是启动三位数关税,全看特朗普一句话。
更狠的是,贝森特还专门提到了俄罗斯问题。他警告中方代表团,如果中国继续跟俄罗斯做生意,特别是石油贸易,美国国会已经授权特朗普可以征收100%到500%的惩罚性关税。
这数字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?没错,就是想把中国往死里整。
美方的"购物清单"有多离谱?
根据外媒爆料,美国代表团这次带来的条件清单,简直刷新了人们的认知。除了俄罗斯问题,还包括:
让中国大幅增加美国商品采购,数额高达数千亿美元;要求中国单方面对美国商品实行零关税;逼迫中国开放更多敏感行业给美国资本进入。
说实话,这哪里是谈判条件,分明是在开"保护费"清单。美方想要的,就是让中国变成第二个欧盟。
前不久欧盟刚刚在美国面前"缴械投降",签下了那份让人大跌眼镜的协议。欧盟对美国商品零关税,美国却对欧盟征收15%关税;欧盟还要掏7500亿美元买美国能源,追加6000亿美元投资,外加采购天价军火。
这种"割韭菜"式的合作,中国当然不会答应。
中方反应:该硬的时候绝不软
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,中国代表团的反应很明确——谈不拢就散伙,没什么好犹豫的。
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的话说得很直白:"双方将继续推动对等关税延期,但如果谈不成,中方的反制措施也会如期启动。"
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:你想延期我们配合,你想打贸易战我们奉陪。软硬不吃,就是这么直接。
从这次谈判的节奏看,中方显然早就预料到了美方会开出这种条件。所以当美方亮出底牌时,中方连装样子都懒得装,直接收拾行李走人。
这种决断力,说明中国对于应对贸易战已经有了成熟的预案。毕竟前几轮交锋下来,谁的底子厚薄,大家心里都有数。
特朗普的"如意算盘"
特朗普这人有个特点,就是喜欢把所有问题都当成生意来谈。在他看来,施加足够的压力,对方就会妥协让步。
这套路对付一些小国家确实管用,连欧盟都扛不住。但用在中国身上,就有点想当然了。
中国经济的韧性和体量,不是欧盟能比的。再说,中国人骨子里就不服软,越是被人威胁,反而越要较劲。这是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基因,不是说改就能改的。
从另一个角度看,美国其实也有自己的难处。国内通胀压力不小,选民对生活成本上涨怨声载道。如果真的全面开打贸易战,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消费者。
8月12日会发生什么?
眼看着8月12日的期限越来越近,各方都在观察接下来会如何发展。
从目前的情况判断,关税战重新开打的概率不小。但这对中国来说,未必是坏消息。
经过这几年的调整,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已经明显下降。同时,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更加稳固,特别是在新兴产业领域,优势越来越明显。
反观美国,虽然表面上很强硬,但内部分歧其实不少。商界担心失去中国市场,消费者害怕商品涨价,就连一些政客也对无休止的贸易摩擦感到厌倦。
这场博弈远未结束
说到底,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太复杂,不是几次谈判就能彻底解决的。双方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想要完全脱钩既不现实,也不明智。
但合作的前提必须是平等互利,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方面压榨。美方如果始终抱着冷战思维,把经贸问题政治化,那这种僵局还会持续下去。
中国的态度已经很明确:愿意谈,但不会在原则问题上让步;不怕打,但也不主动挑事。这种定力和底气,正是源于对自身实力的自信。
特朗普想要的"交易",最终还得回到谈判桌上。但什么时候回来,以什么方式回来,主动权其实在中国手里。
毕竟,急的不是我们。
面对美方的极限施压,你觉得中国应该如何应对?留言区聊聊你的想法。
倍享策略-怎么下载杠杆炒股平台-股票配资论坛网-如何炒股配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